宽松决心很坚定?全球央行掀起加息潮,日央或仍“我行我素”
黑田东彦的我行我素宽松决心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坚定。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HaruhikoKuroda)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坚定地顶住政治和市场压力,宽松通过宽松的决心坚定加息货币政策以追求可持续的通胀。
据知情人士透露,全球黑田东彦10年任期的央行央或使命是将物价涨幅推高至2%的稳定水平,如今所剩时间仅有几个月。掀起知情人士称,潮日日本央行官员看到了一些可持续通胀的我行我素潜在萌芽,这些萌芽需要鼓励而不是宽松消除。
在全球主要央行中,决心坚定加息只有日本央行试图将利率维持在接近零的全球水平,并限制债券收益率。央行央或黑田东彦认为,掀起对于日本经济而言,潮日刺激措施是我行我素必要的。日本央行上月斥资1150亿美元捍卫日债收益率,因交易商押注日本央行在日元跌至24年低点后可能不得不放弃收益率曲线控制(YYC)。日元下跌推高了燃料及酱油和寿司等主要商品的成本。
然而,经济学家警告说,日本央行的任何政策调整或立场软化信号只会刺激更多猜疑。外媒的一项调查显示,尽管日元走低,日本通胀水平已经在2%的目标区间内,但日本央行在周四宣布政策决定时仍将坚持立场。
几个小时后,日本央行作为全球央行中特立独行的鸽派地位将得到凸显,欧洲央行正准备进行10多年来的首次加息。随着美联储利率不断升高,兑美元汇率与日元一样也大幅下挫。
住友人寿保险公司(SumitomoLife Insurance Co.)经济学家武藤裕明(HiroakiMuto)说:
“安倍去世后,黑田东彦现在可能更渴望坚持目前前所未有的宽松政策。即使岸田文雄试图施加压力,要求政策调整,黑田东彦也可能不会附和。”
在选举中,选民几乎没有其他切实可行的选择,因此他们选择支持岸田文雄的做法,即补贴关键价格以减轻通胀带来的经济负担。汽油补贴将汽油价格压低了20%左右,之后政府可能还会提供更多补贴和帮助。
与此同时,极低的利率使这个发达经济体得以负担起公共债务。但如果日元继续下跌,情况可能就会发生改变。
经济学家益岛由纪表示:
“由于岸田文雄的补贴措施限制了燃料价格,日本央行目前没有理由改变其对10年期国债收益率0.25%的上限。但如果日元持续疲软,(突破140且维持在该水平上方的时间超过三个月),日本央行改变其货币宽松立场的压力可能就会增加,以避免今年核心CPI达到3%。”
法国巴黎银行(BNPParibasSA)经济学家也估计,如果美元兑日元升破140,那么日本央行关键通胀指标的年涨幅可能会从2.1%升至3%,这是199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他们认为,3.5%的通胀率将促使日本央行调整政策。
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们则一致认为,美元兑日元达到145才是促使日本央行考虑政策转向的标准,不过他们说,沟通方式的改变将是首要的。
黑田东彦已经改变了对日元汇率的看法,强调日元汇率的快速波动对日本经济不利,此举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让政府接受央行的宽松立场。
据知情人士说,尽管日本央行官员认为贸然采取行动是不可取的,但他们仍然认为,日元走软对整体经济是有利的,因为这能提振企业利润,使企业能够增加工资和投资。
不过,市场人士仍不相信日本央行能够无限期坚守宽松的货币政策。此外,黑田东彦自己在政策的决定上经常出人意料,这意味着不能完全排除政策突然转变的可能性。
日本央行6月份购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月度债券,支出超过16万亿日元,以帮助保护其0.25%的10年期国债上限。继去年11月澳大利亚在市场压力下放弃对收益率曲线的控制后,一些投资者觉得黑田东彦也终将屈服。
自日本央行今年首次提出以无限量国债以来,深受国际基金欢迎的10年期日元掉期利率飙升,打破了与日债收益率的密切关系。10年期日元掉期利率虽然摆脱了6月中旬的高点,但目前仍略低于0.40%,远远超过了日本央行设定的0.25%的底线。
澳洲国民银行外汇策略主管RayAttrill表示,市场在“测试日本央行的决心”。
“日本通胀前景、日债流动性担忧,以及日元进一步走软弊大于利,这些因素支持了我们的观点,即日本央行将在第三季度某个时间段扩大收益率曲线区间,9月份将是政府选择的时间”。 Attrill及其团队在近期报告中写道。
日本央行官员曾将扩大利率区间形容为加息,实际上是为了在经济出现改善迹象、物价上涨更为持久之前将利率限制起来。
对于官员们来说,本世纪头十年过早收紧政策的痛苦记忆,以及当时不进行宽松的决策,都是值得借鉴的沟通和政策错误。黑田东彦是当时日本央行政策的批评者之一。
如果日本央行做出改变,其可能会以提高刺激政策的可持续性为由,而不是政策迈进正常化。与本周政策声明同时发布的新季度经济预测,预计将支持黑田东彦经济仍需刺激的观点。另外,近期新冠肺炎病例激增使日本央行处于谨慎的立场。
声明:
- ·前7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0.5%
- ·美国3月非农新增逾40万人 2/10年期美债收益率再度倒挂
- ·集度汽车CEO夏一平:2023年将是汽车智能化的竞争元年
- ·国家气候中心:今年3月为61年来最热,这些地方夏天可能有“阶段性高温热浪”
- ·4万亿财政直达资金加速落地、支出,监管更严|数读中国
- ·业务增长瓶颈下康养战略转型加快 中国平安等持续加码、成效初显
- ·去标签化催化产业链重构 价值观营销走上台前
- ·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分化显著,制造业经营承压
- ·周延礼:政策支持数字金融加快转型 服务实体经济、破解融资难题
- ·90后人均跳槽2.4次,超八成年轻人愿意降薪跳槽
- ·打造“车界奈飞”?吉利旗下领客品牌推出新车载共享系统
- ·2022年前两个月全球动力电池出货53.5 GWh 宁德时代居榜首全球市占率达34.4%
- ·图解丨了不起的“中国造”,闯入世界杯决赛!
- ·为什么不能买?印度坚持继续购买俄石油
- ·研究认为:英国对中国“认知赤字”亟待弥补
- ·山东淄博推出系列便企利民举措:提升营商软实力 筑牢转型硬支撑
- ·“打新潮”来了,7只新股即将申购!北交所快速扩容,券商:投资机会看三条主线
- ·抢招科技人才、服务实体经济、保障数据安全 金融数字化转型积厚成势
- ·德国批准向乌克兰提供冷战时期军备:仍需修理 数星期才能交付
- ·商务部:希望跨国车企进一步扩大在华投资
- ·上海发力打造全球生物医药高地,到2025年研发经济总规模超1000亿元
- ·近半省份去年常住人口负增长,陆铭:应靠生活质量“抢人” 而非给特定人群补贴
- ·游戏公司业绩“喜忧参半” 腾讯网易依旧领跑
- ·经济日报点名陈发树:违规举牌痼疾该根治了
- ·以服务升级撬动外贸潜能:浙江“国贸通”线上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整合打通优质资源,发挥深度供应链优势
- ·英国报告结论:我们对中国的认知竟然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