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梁希:大湾区等发达地区可加大气候适应投资,为同类气候灾害地区提供借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张旭北京报道
一直以来,中国资为灾害气候变化是环境候适国内外环境问题的焦点,面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可加复杂问题,落实适应气候变化政策对于中国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梁希
近日,大湾地区大气地区生态环境部、区等气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达科学技术部、应投财政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下称“《适应战略2035》”),同类提供提出到2035年,中国资为灾害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能力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环境候适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当前至 2035 年是科学可加进行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关键时期,将适应气候变化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梁希推进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湾地区大气地区
如何建设气候适应型社会?区等气候如何将适应气候变化工作融入经济发展大局?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委会常委梁希在接受21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可以加入气候风险水平评级助力治理气候风险,同时亟需创新绿色金融工具,扩大气候适应投资。
“大湾区和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可以采用更大力度投资来提升区域气候适应能力,为其他同类气候灾害地区提供经验借鉴。”梁希表示。
开展气候风险评估 降低长期气候风险
《21世纪》:《适应战略2035》明确了当前至2035三大时间节点的主要目标,如何看待国家高度重视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应对气候风险可以采取哪些重点举措?
梁希:过去十年,我国气候适应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如极端气候现象应变能力显著提升、进行海绵城市等试点建设、出台《气候投融资指导意见》等。然而,在极端气候变化现象频发,尖峰值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要看到气候适应工作还存在不足,比如近年一些城市的极端降雨灾难,说明城市基础设施和应变能力还需要提升。
治理气候风险是一项长期工作,预测长期气候风险水平难度很高。国家宜调动科研机构和气象部门技术力量,建立相对可靠的极端气候灾害预测模型。建议政府部门可以在环境影响评价或安全评价加入气候风险水平评价,在城乡开展社区气候适应能力和气候风险水平评级,引导和撬动商业部门投资,降低长期气候风险。
《21世纪》: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从“基本形成”到“更加完善”的目标,对于企业、行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梁希:目前国际社会没有气候适应相关统的一标准、统一的技术体系,国内建立相关体系非常有必要,但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国内企业,特别是头部企业,可以通过气候适应技术体系和标准建设来提升资产韧性,储备相关技术能力。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业务的企业也需要开展气候风险评估。
把气候物理风险纳入到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监管体系,对于金融机构提前部署规避风险和金融监管部门评估有重要意义。长期而言,这一技术和标准体系的建成,对农业、水利、交通和住建等行业影响会比较显著。
气候适应融入经济需资本助力
《21世纪》:《适应战略2035》中提到将适应气候变化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接下来有哪些重点工作要做?
梁希:把气候适应类型项目纳入绿色金融体系是很好的开始。气候适应投资普遍存在回报低或没有商业回报、投资和运行周期长等特征,传统绿色金融贴标解决不了气候适应投资。需要开展绿色金融创新,识别气候适应投资额外性和准确的财政资金需求,来优化公共部门投资,提升气候资金使用效率。
目前,我国在气候风险保险覆盖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迫切需要通过开发保险机制避免气候返贫、气候致贫,同时通过保费差异和气候适应评级鼓励气候适应商业投资。
《21世纪》:文件提出“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划分了全国八大区域和五个重点战略区,提出这种区域划分是出于何种考量?
梁希:不同于气候减缓,气候适应的复杂性在于区域差异。比如东南沿海地区受气候影响易多发洪涝,西北部分地区可能多极端干旱。区域格局划分对统筹气候适应工作有科学意义。
此外,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财政力量也有区别。大湾区和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可以采用更大力度投资来提升区域气候适应能力,为其他同类气候灾害地区提供经验借鉴。经济较落后地区短期内还是需要公共资金为主投入,需要建立高效率的财政资金使用机制投入到气候适应领域。
- ·起底银行圈的“光大现象”,五大行四家行长皆出一门…
- ·盘前:美债收益率持续攀升 道指期货涨0.1%
- ·官媒点名批评!2年只有9个客户,基本全是气象局,纳睿雷达IPO打上问号
- ·字节旗下汽水音乐开放下载,图标交互神似抖音,周杰伦仅上2首歌
- ·电子烟调价幅度普遍在20%到50%,消费者“放弃”电子烟?
- ·iQOO Neo6设计理念公开!采用“复古未来主义”设计
- ·汽车供应链不畅,工信部发布协调平台
- ·乌军TB-2无人机在克里米亚侦察 被俄军2枚导弹摧毁
- ·共建共享文明新风——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取得丰硕成果
- ·机构:2021年苹果TWS出货量近9300万部居全球首位,小米第三
- ·国产游戏版号重启核发,冰川网络、游族网络一字涨停,板块迎来“春天”?
- ·华夏航空:专注支线航空高度依赖补贴 底部增发摊薄股东权益
- ·360数科获客成本增1.6倍借款人数却大幅缩减 强监管下贷款核销率达6.5%净利半年降26%
- ·财政部:专项债券资金不得支持楼堂馆所、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 ·坚决不“撒胡椒面”!财政部谈专项债券资金分配原则与发力方向
- ·上海宝山一场所起火有隐情?当事人称网传消息不可思议
-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先后在三个重要场合提及这一名词 原因是何?
- ·上海海域近期船舶流量基本保持稳定 海事部门24小时值班、全闭环管理
- ·67年来首次,美国取代德国成为瑞士最大出口市场
- ·欧洲经济或面临欧债危机后的最大考验 谁还能挽狂澜于既倒?
- ·中国空间站将为未来空间太阳能电站提供在轨技术验证
- ·起底骗保产业链:汽修厂生意冷清,组团导演“事故”疯狂敛财40余万,频繁起诉露马脚!
- ·财政部:专项债券资金不得支持楼堂馆所、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 ·保险业一季度被罚7470万元 11人拟被终身禁入
- ·事关核酸检测、风险区划定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明确标准→
- ·俞敏洪否认离开新东方:希望把公司带向更好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