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剑指千亿规模,建设海外氢能进口输运码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文汐 广州报道 6月20日,上海设海上海市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下称《规划》)。氢能期规
自今年3月氢能产业顶层设计出台后,产业上海紧跟国家步伐,中长指千以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划剑结合自身优势对产业发展各个环节进行了细化部署,亿规运码涉及构建绿氢供应保障体系、模建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外氢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口输构建多元应用格局等核心问题。上海设海
《规划》提出,氢能期规到2025年,产业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中长指千培育5-1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划剑独角兽企业,建成3-5家国际一流的亿规运码创新研发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在交通领域带动二氧化碳减排5-10万吨/年。
到2035年,上海提出更长远的目标,将建设海外氢能进口输运码头,布局东亚地区氢能贸易和交易中心,与长三角地区形成协同创新生态,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氢能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多元示范应用高地。
推进中长期供氢“绿色化”
在氢能产业链中,上游的制、储、运、加注环节一直是各地致力突破的关键点和难点。氢源供应方面,目前仍以工业副产氢为主,这方面上海具有一定的基础优势,工业副产供氢能力近50万吨/年,有力支撑了工业、医疗等行业的用氢需求。
《规划》提到,“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低碳、安全的工业副产氢源保障项目建设,保障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推广的用氢需求,依托园区炼油化工项目改扩建工程,在满足绿色发展、减污降碳的条件下,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和化石能源替代。
同时,在“双碳”目标和能源清洁转型背景下,绿氢成为氢能发展趋势,上海对构建以绿氢为主的供氢体系作出进一步规划,将推进深远海风电制氢、生物质制氢、滩涂光伏发电制氢。
海上风电制氢方面,上海提出开展深远海风电制氢相关技术研究,结合上海深远海风电整体布局,积极开展示范工程建设。突破海上使用淡水电解水制氢的瓶颈,降低海水制氢成本。
清极能源董事长钱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海上风电制氢是一种新的技术路线,目前国内各地还未达到相应的技术水平,国外的欧洲等地区也才初步开展一些项目。此次上海作出前瞻性布局,是一种技术尝试,除上海外,广东等地也在进行海上风电制氢方面的规划。“上海的优势是研发技术,未来要发展海上风电制氢还需与周边富有海上风电资源的地区联合。”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将布局沪外、海外氢源生产基地和进口码头。《规划》提出,在有条件的港口码头探索建设氢能(富氢载体)船舶输运码头,为国内外氢能进口提供接驳条件。
钱伟表示,这与发展天然气的逻辑类似,上海目前已经借助大型港口的优势建设了液化天然气的接收站,如果将氢能作为未来的国际能源大宗商品来考虑,上海发挥港口优势提前布局氢能进口码头是合理的,目前澳大利亚等地已经开始探索液氢,上海氢能进口码头可以作为未来国际液氢“上岸”的一个重要渠道。
除解决供氢问题外,《规划》中也对储氢和运氢的发展方式作出了规划,提出将重点发展高压气态储氢和长管拖车输氢,探索开展氢-氨、液氢的长距离运输工程规划等。管道输氢方面,上海进一步提出未来在临港等产业集中度高、示范应用需求强的区域,中长期加强输氢管道的规划建设。据了解,上海目前已建成近30公里输氢管道。
钱伟表示,中石化等石化企业早期已经建设有一些运输管道,上海规划加强输氢管道建设,可以进一步解决氢气储运的成本问题。
加速探索氢能多领域应用示范
在纯电动汽车覆盖率逐步提升下,氢燃料电池汽车如何找寻发展突破口?上海提出,建立燃料电池汽车与纯电动汽车互补的发展模式。
依托汽车产业基础,上海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在上汽等领军企业的牵头下,上海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版图日渐完整,基本实现燃料电池汽车车型的全覆盖。
目前,国内氢能应用在交通领域主要体现在大于31吨的长途重卡上,重型车辆的应用发展上正在加速推进,氢燃料电池重型车辆的应用也成为上海关注的重点。
《规划》提到,全面推广氢燃料电池在重型车辆的应用,拓展氢燃料电池客车、货车、叉车、渣土车、环卫车及大型乘用车市场空间。
氢能公交方面,上海将在金山、宝山、临港、嘉定、青浦等区域构建覆盖公交客车、通勤客车等领域的综合示范应用场景,探索建设中运量公交线路,在有条件的区域开展公交车燃料电池汽车替换示范。氢能重卡方面,上海提出基于物流重卡车辆活动路径相对固定的特点,围绕成品钢材、煤矿、整车及零部件等重载物流领域,加快氢能重卡商业化应用。
在应用推广相对薄弱的氢能乘用车发展上,上海也提出了相应的规划,重点在虹桥枢纽、嘉定等推广大型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在租赁用车、公务用车等方面进一步扩大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示范效应。
钱伟表示,上海的优势在于上汽拥有氢能乘用车的车型,目前推广上最大的阻力在于加氢站建设。加氢站数量不足,市内加氢不便,氢能乘用车普及化将难以实现。
这一方面,《规划》提出支持利用现有加油加气站改扩建加氢设施,加快建设大容量70MPa加氢站以满足规模化乘用车和长途重载车辆的需求。据了解,目前上海已建成10座加氢站,根据《规划》,到2025年,上海将建成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
此外,上海将推动燃料电池在船舶、航空领域的示范应用,不断扩大交通领域氢能应用规模。
除交通领域的应用外,氢能在能源领域也存在亟待挖掘的发展空间。今年3月出台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首次明确了氢能在中国能源体系和能源转型发展中的战略定位。《规划》中也指出,发挥氢能调节周期长的优势,开展氢储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纳、电网调峰、绿色数据中心等场景的应用。
钱伟表示,氢能在能源领域的发展将超过交通领域,这已成为行业内的共识。对于大规模的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将来通过氢进行储能和消纳具有可行性。随着国家明确提出氢能的重要定位,全国各地都会进行调整,未来氢能将在能源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针对氢能的应用推广,上海此次规划了多种示范场景。未来,上海将打造国际氢能示范机场、国际氢能示范港口、国际氢能示范河湖、世界级氢能产业园、零碳氢能示范社区等,在“氢能经济”“氢能社会”发展热潮中抢占高地,加速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 ·杭州:力争到2025年培育形成3个千亿级、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 ·北京中小学正常开学 在京高校分批错峰返校
- ·新规?没读秒?……一文带你看懂“新版红绿灯”→
- ·中国再保险:大地财险前7个月原保费收入额约282.93亿元
- ·中国银行信用卡上半年消费额7288.69亿元 同比下滑6.40%
- ·科大讯飞:上半年净利2.78亿元 同比降33.57%
- ·威高股份:威高骨科中期股东应占净利润3.98亿元 同比增7.81%
- ·清香生变!山西汾酒的最大挑战竟是自己人?
- ·AR眼镜:“蛋糕”好分,但好卖吗?
- ·特斯拉德州超级工厂达到新里程碑:一周生产1000辆汽车
- ·巨亏3.55亿!港股券商恒投证券业绩“爆雷”
- ·小麦大户也扛不住高温!产量锐减下 印度或将考虑进口
- ·全球绿色人才占比达13.3% 供应不及需求增长
- ·杭州王位山因女明星“打卡”看日出成网红,部分道路交通管制
- ·地产债整体走强,“21碧地01”涨超47%,“20世茂06”涨近20%
- ·小摩:予香港中华煤气减持评级 目标价8.17港元
- ·工信部:到2025年建立较为完善的石化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 ·丘成桐:期望中国10年内能在本土培养出世界最顶尖的数学家
- ·宗校立:美元周线收成大阳线 给我们带来怎样启示
- ·首套房贷利率已比2009年低,100万元房贷30年少3.18万元
- ·中字头继续走强,中铁装配一天半涨超40%!董事长涉嫌内幕交易被调查,两公司股价大跌!
- ·纯牛奶不合格被罚7315万,麦趣尔再次致歉!称“不属于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 ·日野汽车排放造假丑闻升级:不仅限于大型卡车
- ·LPR非对称下调显著利好资本密集型行业 地产板块做出正面反馈
- ·陈冬成为我国首位在轨时长超200天的航天员
- ·“元宇宙与虚实交互联合研究院”在沪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