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金监局评估金融行业科技应用与风险:大数据和数据分析应用最优,缺乏数字化技能成最常见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张雅婷 实习生高艺 广州报道
日前,芬兰乏数风险芬兰金融监管局(FIN-FSA)发布通知,金监局评技应据分技对监管对象使用新技术的估金现状进行评估,并明确使用技术所面临的融行风险。
结果显示,业科用风用最优缺大数据和数据分析技术应用最广,险大析金融行业还广泛使用各种合规科技和云服务。数据技术应用面临的和数风险则聚焦于员工缺乏数字化技能、对数字化项目的字化投资不足、数据或服务隐私保护方面的成最常不足等方面。
大数据和数据分析应用最优
芬兰金融监管局发布的芬兰乏数风险通知表明,对数字化金融业的金监局评技应据分技监管是金融监管局的重点之一。此次监管战略于2021年已开始实施,估金2021年春,融行金融监管局发送调查问卷,业科用风用最优缺调查新技术的引入程度以及使用这些技术的相关风险,以便规划监管方向。
此次专项审查讨论了众多新技术,包括大数据和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云服务、合规科技(支持监管合规的技术解决方案)、区块链和智能合约五个方面。在这些新技术中,受监管对象在大数据和数据分析的使用方面有最大的进步。此外,金融行业还广泛使用各种合规科技和云服务。目前,对区块链技术的使用仍然较少。在各领域中,对新技术使用时间最长、应用最先进的行业是银行业和职工养老保险领域。
除去新技术引用,风险评估也是调查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无论使用技术或所处行业如何,结果显示,最常见的风险都是员工缺乏数字化技能,包括组织缺乏足够的数字化技能,或数字化技能仅限于一小群人,以及市场上缺少专家可以进行数字化推进工作等方面。此外,对外包合作伙伴的依赖、对数字化项目的投资不足、管理层对信息的获取不足、解决方案失败导致的声誉受损,以及数据或服务隐私保护方面的不足等问题也被多次提出。
通知透露,数字化天然地会对数据管理、数据安全和数据准确性提出很高要求,但公司可以通过自身的决策和战略来控制这些技术及风险产生的影响。
数字金融发展与风险并存
与芬兰相似,我国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已成发展趋势。金融科技发展是金融行业数字化的基础,国家近年来多次出台政策予以支持。
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推动了金融科技发展。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同时,近三年来,金融监管部门设置金融科技应用试点、金融数据综合应用试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等,展开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等,为金融数字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金融科技的发展基础上,2022年初,《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与《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两份重量级指导文件先后下发,对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出明确要求。
其中,针对银行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出现的数字化水平参差不齐、风险防控难度加大、技术创新同质化明显等问题,银保监会发布的《意见》从“战略规划与组织流程建设”“业务经营管理数字化”“数据能力建设”“科技能力建设”“风险防范”五个方面鼓励创新与风险防范并重、制度完善与技术提升融合,为银行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指明方向。
发展的同时也伴随诸多风险。2021年10月,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国际清算银行(BIS)监管大型科技公司国际会议上曾表示,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也给中国监管当局带来了新挑战。一是无牌或超范围从事金融业务,二是支付业务存在违规行为,三是通过垄断地位开展不正当竞争,四是威胁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五是挑战传统银行业的经营模式和竞争力。
易纲表示,对大型金融科技公司的监管应对,集中体现为三条监管实践:一是金融作为特许行业,必须持牌经营。二是建立适当的防火墙,避免金融风险跨部门、跨行业传播。三是断开金融信息和商业信息之间的不当连接,防止“数据-网络效应-金融业务”的闭环效应产生垄断。
同年11月,易纲在2021年香港金融科技周上指出,中国人民银行近年来着力治理金融活动中对个人信息的过度收集现象,以及不同意提供个人信息就无法获取服务的“霸王条款”。
事实上,国家对金融业的监管已逐年加码。201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六类业态监管。2016年4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开启。2020年11月起,我国加强金融科技监管,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力度。2021年,金融管理部门约谈头部金融业务网络平台,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科技正在极大程度地赋能金融行业,伴随金融电子化到金融线上化到金融数字化,数字金融并未改变金融的本质,金融仍然是人与人之间基于信任的资源跨时空配置。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如何助力监管规避风险,是行业的共同关注点。
- ·宜人金科Q3净利润达2.703亿元,预计Q4营收至多达11亿元
- ·美国反击OPEC+:抨击其“敌对行为”,将追加SPR释放,考虑出口禁令
- ·涉及丰台、西城、昌平!北京今日新增病例活动轨迹公布
- ·非农日尤其危险 日元再度跌向干预临界值
- ·加密航班与航时、增派宽体机……国航升级六大快线抢占商旅市场
- ·21年来首次 佳能将投资500亿日元扩建光刻机产能
- ·中物联: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下降
- ·10月全球汇率展望
- ·中国太保集团董事长孔庆伟:在再保险“国际板”建设的前期将主动发挥头部企业的专业能力
- ·公安部: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371.3万辆
- ·气价上涨 韩国电企拟暂时增加煤炭发电比例
- ·沙特高官:美国油价高企不是沙特的错
- ·现代汽车在越南开设新工厂,年产10万辆车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迈上新台阶
- ·老带新比例达8.5%,美的置业沪苏皖的“口碑营销”
- ·添加剂引舆论危机 海天酱油几度回应 争议仍未平息
- ·隔夜要闻:美股三连阴标普指数跌破4000 马斯克再次公告取消收购推特 AMD称将推出全球最快游戏处理器
- ·存储芯片寒冬来袭 三星电子Q3利润大跌逾三成 行业短期仍难看到拐点
- ·华夏视听教育获控股股东蒲树林增持288万股
- ·银行股普跌 市场预计美国银行业Q3利润或将缩水
-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以金融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 ·健世科技-B香港公开发售获1.52倍认购 每股发售价为27.80港元
- ·重启440亿美元收购推特,马斯克是“回心转意”还是“拖延战术”?
- ·津西钢铁百亿防城港项目宣告取消,意见称钢企现阶段应谨慎扩产
- ·同方股份拟公开转让同方全球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股权
- ·开打“货币保卫战” 全球央行都在抛美债换美元
- ·20分钟上演“地天板”,这只次新股火了!上海透露氢能产业目标,规模剑指1000亿元,上市公司布局浮出水面
- ·IMF总裁:将下调明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呼吁坚决遏制通胀
- ·“史上最强航母”跳票多年首次部署 看点有三
- ·华润水泥跌近7% 此前发盈警预期前三季股东应占盈利显著减少
- ·特斯拉降价、比亚迪涨价,新能源车市战况如何?
- ·重启440亿美元收购推特,马斯克是“回心转意”还是“拖延战术”?
- ·绿城中国:绿城集团前9个月累计总合同销售金额约1968亿元
- ·通胀居高不下 近半数美国家庭感觉“压力很大”
- ·中美防长举行会谈,国防部发言人:发展两军关系基本前提是美方须信守承诺
- ·黑客攻击!币安链200万枚BNB被盗,损失超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