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保持稳健,不良率有所下降,上市银行着力提升资产质量
进入8月份,业绩在A股上市的保持不良42家银行将陆续披露半年业绩报告。从7月份披露业绩快报的稳健情况来看,有12家上市银行发布半年报业绩“预喜”,率有力提量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过10%。所下市银升资整体来看,降上上市银行业绩保持稳健,产质不良率有所下降,业绩资产质量持续优化。保持不良
整体业绩表现亮眼
截至7月底,稳健12家上市银行半年报业绩预告的率有力提量经营业绩均表现亮眼。如、所下市银升资、降上上半年营业收入规模均突破百亿元,产质分别为351.07亿元、业绩235.32亿元和172.95亿元,同比增长均在10%以上。虽然营业收入规模在12家银行中垫底,为20.36亿元,但同比增长最快,达到25.9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方面,江苏银行上半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33.80亿元,在12家预喜的银行中位列第一,同比增长达31.20%。净利润规模居第二位的是南京银行,上半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01.50亿元,同比增长20.06%。
经营业绩和净利润持续向好的同时,由于各方加大对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对风险建立有效的防范和化解体制机制,压实各方责任,半年业绩快报显示,12家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相关指标正持续优化,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有所下降。江阴银行、江苏银行、、不良贷款率均降至1%以下。其中,江阴银行降幅最大,较上年末下降了0.34个百分点。12家银行中,不良贷款率最高的,也仅为1.33%。
最新研报分析提到,多家上市银行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归母净利润增速在20%以上,超出市场预期,显示出其资产质量扎实,风险管控有效。
对于资产质量不断改善的原因,杭州银行在半年报业绩预告中提到,上半年,公司加强大额风险管控,深化数字智能风控技术应用,强化资产保全措施,风险管理稳健有效,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
从拨备覆盖率来看,上市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多处于高位。截至上半年末,除南京银行、等个别银行拨备覆盖率略有下降之外,其余各家拨备覆盖率均不同程度提升。其中杭州银行、、、、苏州银行拨备覆盖率均超500%。其中,杭州银行最高,达到581.60%。另外,排在后面的、齐鲁银行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61.56%和262.96%,也大幅高出监管要求。
东海证券银行业分析师王鸿行认为,6月份社融增量与结构均明显改善,多家区域性银行业绩快报表现优异。从业绩来看,上半年一些风险事件短期对市场情绪冲击大于对实际基本面冲击。目前从业绩预告来看,多家区域性上市银行资产质量稳健,发展韧性较强。在后续风险处置过程中,银行或在监管指导下参与风险化解,相关资产收益与风险计提或受到一定影响。
银行资产质量整体保持稳健,在监管机构近日发布的相关数据中也能得到印证。7月下旬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银保监会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部负责人刘忠瑞介绍,上半年,我国银行资产质量整体保持平稳态势,风险总体可控。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7%,较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
“自掏腰包”增持股票
从二级市场来看,目前A股上市银行股价整体处于低估值状态。值得关注的是,近期上市银行频现增持计划。
不久前,第一大股东主动增持就引发广泛关注。7月26日,兴业银行第一大股东福建省财政厅增持公司股份1120.02万股,增持金额2亿元,并计划未来6个月增持5亿元到10亿元(含本次已增持金额);7月12日,苏农银行公告称,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同,现任董事长、董事、总行副行长和监事计划合计增持不少于200万元公司A股股份;第一大股东重庆渝富资本运营集团增持该行股份311.46万股,累计增持2586.74万元,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合计增持该行股份10.05万股,累计增持77.36万元等。
而7月份以来,已有、兴业银行、重庆银行、苏农银行、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披露公司高管拟增持股票的相关信息。
银河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张一纬认为,上市银行大股东及高管“自掏腰包”增持股份,能够向市场传递出对未来稳健发展的信心。实际上,今年以来,不仅是区域性银行大股东和高管纷纷出手增持自家股票,大型银行也有所行动。6月27日,发布公告称,拟采取由控股股东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增持股份的措施稳定股价。邮政集团拟以累计不少于5000万元增持邮储银行股份。这也是今年年内首家启动稳定股价措施的国有大型银行。
据业内专家分析,一些银行大股东和高管是主动增持,而其余大多则属于触发稳定股价措施而启动的“被动增持”。如邮储银行公布的稳定股价方案提到,自2022年5月27日至2022年6月24日,该行A股股票收盘价格已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该行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6.89元,触发该行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
出于稳定股价而增持自家股票的上市银行还有不少。5月5日,高管层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该行股票56.5万股;5月26日,新任行长在上任一周后,便“自掏腰包”增持了2万股招商银行A股股份;6月14日,苏州银行公告称,自2022年4月30日起至2022年6月1日,苏州银行A股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8.65元(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达到触发稳定股价措施的启动条件。该行拟采取由现任董事(不含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股份的措施稳定股价。
公告显示,6月15日至17日,部分高管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票,共计13名高管及家属,合计买入216.19万股。北京银行有关负责人公开表示,本次董监高增持,为该行近几年来首次。增持的原因主要是董监高一致认为目前北京银行估值明显偏低。
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由于管理层往往比投资者掌握更多的公司信息,高管的增持行为具有一定的信号效应,能够向市场传递公司股价被低估、经营基本面向好的信息。
信贷结构持续改善
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新增信贷、社融规模可观。今年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3.68万亿元,同比多增9192亿元。其中,6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2.81万亿元,同比多增6867亿元。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2万亿元。其中,6月社融增量5.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7万亿元。业内专家分析认为,6月份新增信贷、社融规模远超预期,信贷结构也呈现积极改善迹象。
从上市银行的情况来看,受益于部分区域经济从疫情影响中率先恢复,信贷投放不断加大,信贷结构持续改善,支撑了业绩高速增长。从一季报数据来看,上市银行整体实现了较好的净利润增长,尤其是处于头部的上市银行。数据统计显示,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40家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增速为正,26家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其中16家增长幅度超过20%。
分析师刘志平认为,随着实体经济的有效融资逐渐修复,银行信贷结构和结构性行业风险也将逐步改善,预计年内整体行业业绩将保持基本平稳。
信贷结构持续改善将成为今年银行半年报的突出特征。人民银行披露的上半年贷款投向报告显示,上半年重工业与轻工业中长期贷款、普惠领域贷款同比增速均超过20%,绿色贷款同比增速超过40%,房地产贷款与居民贷款增速分别为4.2%与8.2%。
多家上市银行近日透露了信贷结构改善的信号。如南京银行在业绩快报中提到,上半年该行立足实体经济发展,投向制造业贷款余额969亿元,较年初增长123亿元;绿色金融贷款余额1218亿元,较年初新增230亿元,增幅23%;科技金融贷款余额605亿元,较年初增长18%;专精特新合作客户数总计2337户。杭州银行表示,贷款结构方面,上半年新增贷款以对公贷款为主,下半年投放重点将逐步平衡至小微、零售、绿色金融、“专精特新”企业等领域。
据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上半年银保监会推动银行业不断改善信贷结构,助力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主要举措包括:督导银行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专精特新”企业,其中科学研究服务业贷款增速超过30%;推动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制造业贷款增加3.3万亿元,同比多增1.6万亿元,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28.9%;助力能源保供、供应链稳定和绿色低碳转型,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18.6万亿元等。
对于下半年的信贷投放方向,已有多家上市银行表示,下半年信贷投放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重点服务实体经济,围绕普惠金融、科创金融、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和民生金融等领域,持续服务区域内小微企业、科创企业、制造业等。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知识)
-
来源:南风窗盐财经文/朱秋雨编辑/向由11月5日,一辆白色特斯拉Model Y在国道上突然加速飞奔。四次撞倒行驶车辆和行人后,车发生漂移,车头偏转180度,最终向电线杆和停在商铺门口的货车一头撞去。这 ...[详细]
-
拆解“百亿元营收药企”财报之营销能力:56家药企销售费用达2130亿元 带量采购政策将重塑行业营销模式
见习记者 张安微利时代仿制药如何突围?创新药加速上市如何推进商业化?疫情反复下药企如何拓展市场?这些问题都与药企的商业化能力息息相关,而商业化能力则决定着其产品的最终变现能力。截至4月29日,据数据显 ...[详细]
-
“五一全体加班,不服马上炒掉!”董事长群聊引爆热搜!“元宇宙”核心概念股中青宝紧急道歉……
五一劳动节当天,曾经“元宇宙”核心概念股中青宝,因为网友曝光的“董事长强制员工五一加班”登上热搜,引发舆论关注。网友纷纷表示,“老板打人就不用坐牢的吗”“元宇宙需要大量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样的公司文化 ...[详细]
-
“五一”前夕多地加速松绑楼市,有三线城市楼盘价格“每平米直降2000元”
每经记者 王佳飞 每经编辑 魏文艺 各地松绑楼市的步伐仍在加快。就在“五一”前夕,沈阳、洛阳、惠州、株洲、中山等多地出台房地产相关政策,内容包括放松限购、降低首付、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契税补贴等举措。 ...[详细]
-
聚势启航,逐浪之巅!国信证券GTrade+私募服务品牌发布会即将开启
近年来,随着居民财富快速增长以及多资产配置需求提升,私募基金行业实现快速发展。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2022年三季度,私募基金管理总规模超20万亿。私募基金机构对于研究经纪、托管外包、销售 ...[详细]
-
宁德时代,不是泡沫。文|梅旭康编辑|郝秋慧4月29日,#宁德时代一季度净利润14.93亿元# 登上了热搜榜。宁德时代本想赶在五一小长假之前,低调地发个财报,没想到成了一时热点。在一片悲鸣哀嚎中,有网友 ...[详细]
-
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巩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锐财经)自2011年4月20日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落地实施至今年一季度,海关共监管销售离岛免税品1.95亿件,销售 ...[详细]
-
● 本报记者 任明杰 董添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9日晚10时,A股4708家上市公司披露年报,合计实现净利润5.12万亿元,同比增长18.52%。其中,2907家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 ...[详细]
-
保险“金选服务”怎么选?年轻客群不再关注险企知名度,更看重产品性价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保险产品理解门槛高、条款过于复杂、产品同质化过高,一直是民众选择保险产品的三大痛点。这催生近年互联网保险代理平台纷纷推出“金选服务”,即借助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产品 ...[详细]
-
“肥肉”最终要被美国“叼走”了。自俄罗斯老板阿布拉莫维奇Roman Abramovich)宣布将出售切尔西足球俱乐部后,该俱乐部就成了美、英、沙特资本争相抢夺的“肥肉”。而在经历了政府介入、乌克兰持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