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记“疫”|比起自己被感染,我更担心核酸检测实验室停摆
在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党委的疫领导下,“90后”何颖琦和同事们之前紧急支援上海市相关核酸应急检测实验室,记担心完成大批核酸样本的比起被感摆应急检测。
4月12日,自己何颖琦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染更她还在隔离中,核酸等隔离结束重返工作岗位。检测
从3月下旬起,实验室停中科院脑智中心的疫职工和研究生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分两批,先后奔赴上海市相关检测机构,记担心支援核酸应急检测实验室工作。比起被感摆此外,自己该研究所还组织多位志愿者到社区报到和服务。染更目前已有90多位职工、核酸研究生积极参与一线抗疫,检测研究所内的抗疫工作也在同步开展中。
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抗疫志愿者出发前的失眠夜
看到所里征集志愿者的海报时,何颖琦主动报名,希望参与一线抗疫。
何颖琦学的是生命科学专业。“有一点恐惧。但我想,我还年轻,即便不幸感染了,应该也比其他人更快恢复。”对于报名参加应急检测,她这样说。
因为社区临时封控,何颖琦没能赶上第一批志愿者的队伍。
等到3月25日,她随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的第二批志愿者队伍一同启程,奔赴一线。
“出发前,失眠到凌晨三点。”何颖琦说,比起自己被感染,她更担心的是,一旦样本发生泄露,或人员感染,整个核酸应急检测实验室可能都得停摆,“那得影响多少人啊,这里一天要检测约十万样本。”
第一次穿好防护服,虽然里面套的是短袖,但她仍然可以感受到闷热,呼吸也有些阻力。“我所在的区域是核酸提取区。接手的第一块样本板就是加急的,不久后得知这块板子里的样本检测结果显示有不少阳性,顿时感觉自己的口罩有点透风!”
“(我)一边担心防护(效果),一边又心想至少自己的实验操作是没什么问题的,没有假阴性,所以不用重新检测。”她说,当天实验操作结束后感觉腿很酸,回到酒店后立马洗了澡;在没喝水的情况下,称了一下体重,轻了一斤多。
穹窿下白色的“太空舱”
照片中的核酸应急检测实验室,像是宇航员的飞船或者太空舱,建在白色的、巨大的钢筋穹窿底下,由7个平行相连的白色“大棚”组成。它们被称为硬气膜实验室,要保持洁净,每天都要被抽检环境样本。
除了中间共用的试剂室,其余六个“大棚”被分为左右相同的两套,可以同时开始检测。
“样本传递窗把它们连在一起。”何颖琦说,她和其他来自中科院脑智中心的志愿者们一起,分成三班,覆盖全天24小时。
样本管中装着粉红色液体和棉拭子,从各个街道被运送过来;取出部分液体,提取核酸,然后PCR扩增,放大信号,再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出样本中有没有新冠病毒的核酸片段,以及含量是多少。
这样的流程被切割成一个个小步骤,串成新冠病毒核酸应急检测流水线:扫码、试剂准备、样本分装、核酸抽提、扩增、复检、复测到清理样本。
何颖琦和同事们一遍遍重复着动作,直到最终完成大批样本的整个检测过程。
一块样本板上有96个微孔,可以加91个样本用于检测。剩余的5个孔,加3个阳性对照、2个阴性对照。
进舱穿防护服,出舱脱防护服,并进行消毒。何颖琦说,被一层层防护服包裹着,有疲惫感,稍微一动就出汗,但实验操作必须很认真,跟大家打好配合。为了节省防护设备,志愿者们尽量少出舱、少去厕所,直到交班。
面罩和防护镜被蒸腾的雾气打湿,凝结成水珠,流到脸上,甚至眼睛里。单位购买了眼药水,辗转送到前方志愿者手里。
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李澄宇研究员在社区做抗疫志愿者最惊险的和最关心的
志愿者窦艳侬是夜班,每天晚上11点集合,进舱换防护服,直到早上8点交班、出舱。
她说,每天早上交班前,最关心的就是当晚检测的效率和当天的阳性率,每天早上都觉得惊心动魄。心情的阴晴,随着统计的数据实时改变。大家克服了生理上的“时差”,尽可能做到发挥最大能力完成任务。幸运的是团队磨合很快,工作效率越来越高,出错率越来越低,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高。早上交班后,大家坐着班车还会讨论当晚的经验教训,回酒店吃过早饭就回去补觉,几乎都不吃午饭甚至晚饭,到晚上8点到10点半,再吃晚饭或者泡面补充体力,等待晚班的开始。
她所在的区还要负责所有疑似阳性样本的复检。因为舱内空间有限,所以要及时处理堆积的样本。她印象最深刻也最惊险的就是这部分工作:从大量样本中找到对应编号的疑似阳性样本管,然后进行复检、处理。孙行博士负责这部分工作,这是整个流程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窦艳侬说,为了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大家群策群力,迭代更新了很多具体的细节,包括标签的写法和位置、扔样本时的登记和双人核检,甚至放样本的位置、台面标记、垃圾袋的分装和标记等等,都进行了细化,“这体现了集体的智慧。”
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副主任王佐仁研究员是中科院上海分院系统第二批PCR检测志愿队的领队。支援期间,他每天下午四点到夜间十二点上岗收样本、扫码,并做方舱巡查、协调。
受疫情影响,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部分职工被封控在社区,就地参加抗疫工作。部分职工、师生留守在研究所,吃住都在实验室,保障基础科研设施正常运转,饲养好实验动物。
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第六党支部书记徐春研究员参与了社区抗疫工作,他表示,不管是网格筛查,还是全民核酸,小区里面的志愿者冲在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作为党员,当然应该积极参与,为小区和社区的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志愿者的组织工作直接决定了小区的疫情防控质量,这让大家感到非常自豪。
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李澄宇研究员表示,做志愿者的时候,搬运物资、维护秩序、与小区居民及物业等进行沟通,虽然都是很普通的劳动,但能为上海战疫出汗出力,贡献微薄力量,感觉很充实,同时也被邻里之间无私互助而感动,也希望疫情早日结束,让更多人拥抱美丽上海。
- ·人民币中间价报7.1667,下调411点
- ·外交部发言人:中方欢迎包括德国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
- ·双十一,购物车中的国货清单
- ·黑龙江肇州县一奶茶店因“先欢迎后扫码”被市监局勒令关门,官方通报
- ·迪士尼火线“换帅”,CEO被罢免!年薪1.92亿,新“掌门”竟是他→
- ·南方基金两只产品增加针对个人养老金投资的Y份额
- ·通过验收测试!个人养老金又有大消息 近20家公募“拔头筹”!
- ·华泰证券:维持舜宇光学买入评级 目标价140港元
- ·股指期货探底回升 IM主力合约涨0.31%
- ·“工作到永远” 日媒讲述日本老人“退而不休”的生活
- ·中芯国际:代工行业周期尚未触底,上调资本开支是支付长交期设备预付款
- ·博乐智投“一心为你” 打造优质投资体验
- ·中信明明:调整过后,如何看待资金面未来走向?
- ·阿里巴巴戴珊:天猫双11见证中国消费活力
- ·建发钢铁黑色产业研究院揭牌仪式暨“黑金”产业研究沙龙顺利举办
- ·一图看懂|优化疫情防控工作“二十条措施”来了
- ·金融风险防范和对外开放,川渝两地如何强化?听银保监局局长们说
- ·寿险改革探索:数字化“厚”投入后,经营管理能否“轻”许多?
- ·银保监会:分步骤统计各保险公司绿色保险负债端业务,研究出台绿色保险相关指导意见
- ·云南白药:内控不完善,证券投资止损等指标设置不清等被责令改正
- ·上海最高龄炒股奶奶105岁了,这一年,她又赚够了买小菜的钱
- ·亚洲杂货发布中期业绩 净利342.7万港元同比增长7.81倍
- ·爱迪特IPO:营收真实性存疑,业绩明显波动,盈利能力持续下滑,一边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一边大手笔买理财
- ·研究报告:跨境电商进口成中国消费升级新路径
- ·元气森林唐彬森:2014年时,我们赌国家会很强大,所以燃茶把大大的“燃”字放到包装上
- ·马斯克发文安抚投资者:特斯拉等旗下公司将能够抵御经济衰退
- ·加密货币交易平台Coinbase市值首次跌破100亿美元
- ·22个月来首次!PPI同比增速转负,什么信号?环比却出现增长,什么原因?
- ·今年双11中小主播日子难过:商家难被割韭菜,免坑位费免佣金抢资源,明星光环也不好使
- ·国家卫健委:及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 ·召开数字产业校企合作座谈会
- ·德国经济发展评估咨询委员会:摆脱能源危机是当务之急
- ·币圈惊天风暴将至?据称FTX财务黑洞成谜 币安倾向放弃收购
- ·证监会、国资委:鼓励商业银行、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大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投资
- ·三部门有关负责人解读26条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政策
- ·争议“无货源电商”,平台是否因噎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