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刊文:网红老师为什么受年轻人“待见”
原标题:网红老师为什么受年轻人“待见”
前两天看脱口秀节目,待见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沈奕斐作为嘉宾来了一场迷你网课,中青用不到10分钟的报刊时间阐释着当代年轻人矛盾的恋爱观。一席话毕,文网主持人李诞半开玩笑地说道:发现大家真的红老都听得好认真啊。那么,师为什受为何一些网红老师能拿捏住吸引年轻人的年轻“流量密码”?
有人说,是待见网红老师懂得“网言网语”,跟年轻人交流时更有共同语言;也有人说,中青他们大多幽默风趣,报刊不会一板一眼地灌输知识,文网讲道理。红老作为一个线上学习爱好者,师为什受这几年我关注了不少网红老师,年轻也会在感到乏味后果断取关。待见如此“过滤”一番后,我发现:那些真正给自己带来精神力量的网红老师,往往都是懂得尊重、充满真诚的温暖之人。
回想起来,我的“自助网课”1.0时代是在高中时期,那时候很喜欢在书桌前正襟危坐,打开电脑中的高校公开课开启“刷课之旅”,不时还要在小本本上记下要点。2.0时代则开启于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当时独自在家隔离,浮躁、焦虑和孤独情绪于心头交织涌现。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复旦大学梁永安老师的线上文学课。随着他的引导,我去读了《纯真年代》,明白幸福有时是学会做减法;重看了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感悟到直面恐惧对抵达成长彼岸的重要性……那是一段让人流连忘返的精神旅程,尽管一直待在一个小小的房间里,可我的内心世界仿佛变得很大很大。几节课后,我不再关注自己学会了多少“知识点”,而是庆幸发现了这样一位能拓宽认知边界、带来平和力量的老师。用现在流行的话讲,是那节看似“无用”的网红老师文学课治愈了我当时的“精神内耗”。
后来,我还关注了爱讲诗词古文的蔡丹君老师,听她解读《诗经》《红楼梦》里那些或动人、或哀婉的故事。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忙碌一天过后,点开了她讲《春江花月夜》的视频。随着老师的逐句讲解,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春天在江畔伫立的少年,他看着江流微微的波澜,月光洒在花林之上,不禁想到浩瀚的宇宙,生发出哀而不伤、纯净而无纤尘的悲悯之心。
视频播放过半,我的劳累感和倦怠感也消散了大半,仿佛置身澄明之境。其实这首诗我们小时都学过,可大多止于简单的背诵。当时,我跟一条弹幕产生了深深的共情:“如果香菱能这样学诗,她一定很快乐吧,就像现在看视频的我们。”很多时候,这些老师的“触网”努力,与其说是教授知识,不如说是提供一种感染力和引导力。我发现,自己好几次都是在他们的带动下,翻出书柜里的《诗经》《古文观止》重读起来。
除了能带来精神上的审美享受,很多网红老师的讲解也击中了年轻人内心的所思、所想。平日在课堂中,案例讲解、联系现实一般是为系统地传授知识服务的。在网络平台上,这一逻辑则实现了逆转:往往是年轻人先有了生活中的困惑和思考,有了对现实的观察,才产生了网红老师更具针对性的解读内容。
我第一次知道沈奕斐老师,就是通过一期探讨当代年轻人婚恋现状的播客节目。当时,有关“985相亲局”的话题引发广泛关注。这一现象背后有着怎样的社会背景?这届年轻人身处亲密关系时,可能会有何种思维误区?节目中,沈老师有关“新旧爱情脚本冲突”的提法,让我产生了新的理解视角。正如她所说的,自己是在“把生活升华为学术,把学术翻译为实践”。其实,很多社会科学的研究需要与现实进行互动,这样的专业解读视角,也能让年轻人产生深深的联结感。
有人可能会说:学习还是要靠自己去读书、去领悟,不能总是接收别人的“二手知识”。其实,各种学习场景并不冲突,就像前文所说的,网红老师的讲解也能激发年轻人的兴趣,引导他们去主动深入学习。而且,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很难做到对所有学科都“颇有研究”。网红老师的解读,更像是互联网上的通识课程,受众可以根据当下兴趣自行选择。比如,在关注某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法院判决时,可以看看刑法老师的专业解读;在公摊面积问题引发社会热议时,可以从经济学老师那里听听利弊分析;当自己深陷原生家庭困扰时,也可以从心理学老师那里获取走出困境的方法。
对于网红老师会将经典肤浅化的担忧,也是一种偏见。我们要相信当代年轻人的鉴赏力,或许那些只会“玩梗”、缺乏功力的老师可以一时火起来,但大浪淘沙之后,只有具备真才实学的老师才会获得大家的青睐。
李康尼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9月14日 08 版
- ·全球绿色人才占比达13.3% 供应不及需求增长
- ·省联社改革“第一单”正式落地: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获批开业
- ·日料自助餐上井递表港交所 业内排第一但市占率仅有0.8%
- ·国家卫健委:13日新增本土感染者“2999+26318”
- ·友邦保险:9月1日回购1.78亿港元股票
- ·被判定逃避关税,忠旺创始人刘忠田关联公司被罚116亿
- ·本次疫情中,广州大规模核酸检测为何做了一轮又一轮?
- ·中国驻阿联酋大使馆、中国驻波兰大使馆、中国驻芬兰大使馆发布重要通知!
- ·重庆2023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保集中征收期延至2023年2月28日
- ·公安部刘忠义:坚决追缴返还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被骗资金,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 ·雨虹修缮再次荣膺全国产品和服务质量诚信领先品牌等四项重磅大奖
- ·海王星大气温度出现异常变化:夏季降温,南极升温
- ·泽达易盛(ST泽达)股票索赔:涉嫌欺诈发行 投资者索赔须知
- ·香港将于15日举行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
- ·伊朗年度通货膨胀率40.2%
- ·快讯:地产股再度发力 龙头保利发展涨超7%创历史新高
- ·上海大豫园片区建设拉开帷幕:串起外滩金融集聚带和淮海路、新天地
- ·又有一线城市调整购房政策,专家如何解读?多个城市银行放贷、批贷速度明显加快,什么信号?
- ·上海13日新增2573例本土确诊、25146例无症状感染者
- ·重要信号!上海购房政策也松绑:临港人才购房社保门槛缩短为3至6个月
- ·日本新任总务大臣被曝存在政治资金问题
- ·北京监管局对联想控股行政监管:2021年年报未在上交所同步披露
- ·金价再次上看2000美元 机构称重大考验尚未到来
- ·WHO称HPV疫苗单剂接种即可预防宫颈癌,对疫苗行业影响多大
- ·联合国大会主席理事会主席韩升洙:金融科技成为数字时代全球金融业创新及竞争的新焦点
- ·小摩:维持民生银行减持评级 目标价升至3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