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镜首次被纳入集采 专家称或带来多赢局面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铃 继种植牙之后,镜首集采OK镜被首次纳入了集采范围。次被称或
10月26日,纳入河北省医用药品器械集中采购中心发布《关于开展20种集采医用耗材产品信息填报工作的赢局通知》,采购品种包括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镜首集采即大众俗称的次被称或OK镜。
“大家都在等靴子落地,纳入今天的赢局消息非常突然。”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医生甄毅向经济观察网感叹。镜首集采
种植牙和OK镜是次被称或消费者重点投诉、国家重点关注的纳入两个价格虚高产品,它们都具有市场需求广泛、赢局收费不规范、镜首集采费用高等特质,次被称或民众降价呼声较高。纳入甄毅告诉经济观察网:“据我们所知,OK镜集采相关的政策摸底调研是和种植牙同期进行的。OK镜是否集采,政策因素很重要,不是眼科行业所能决定的。”
作为一种防控近视手段,OK镜备受关注。国家药监局官网信息显示,国内仅有11家生产企业获得OK镜产品注册证。其中,获得产品注册证的境内企业仅有三家,分别是(300595.SZ)、(688050.SH)和天津视达佳。
由于OK镜以自费为主,属于消费医疗,主要供给方是属于民营机构,此前相关企业此前一度认为暂不会被纳入集采。
2022年8月,有投资者向欧普康视提问,假如OK镜开展集采,是否会对公司业绩造成重大影响、会如何影响,欧普康视董秘答复称,OK镜尚不在医保集采的考虑之内,此外,医保集采的结果通常是价降量升,中间环节的作用减弱,对于厂家效益来说,主要看价降和量升二个作用中哪个更大一些。
另一家上市公司爱博医疗也公开表示,OK镜属于非医保产品,产品定价主要由市场决定,会持续关注国家政策趋势影响。
国内眼科龙头(300015.SZ)也在机构调研时表示,集采是要占用医保的,公司认为OK镜不会集采,即使未来集采,公司认为也不是坏事,可以以价换量。
但在2020年前后,甄毅就曾听到OK镜会降价的传闻。当时上海做了一个调研,政府组织专家论证了三个问题,一是OK镜是否科学有效,二是验配过程是否有不合规的地方,三是价格是不是虚高。
“这三个问题其实就有导向性了。河北的通知正是针对价格虚高的问题,当然这只是开始,还不是定调。” 甄毅认为,调研时,国家就在储备相关政策,现在是利用河北省作试点。
从目前的价格来看,一副国产OK镜的终端销售价格在6000元-1.5万元之间,进口品牌价格区间则是10000-15000元。从成本来看,国盛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OK镜的出厂价一般仅为终端价格的10%~20%。
以爱博医疗的OK镜“普诺瞳”为例,其终端价格接近万元/副,而据爱博医疗招股书,“普诺瞳”出厂价为613元/副。
在甄毅看来,集采是双刃剑。他解释称,现在的模式是镜片很贵,检查复查免费,但OK镜的验配很耗人工,经销商靠中间的利润去养验配人员。降价后,可能需要收一定的检查费。
“集采挤掉的是中间环节的水分。假如OK镜降到1000-2000元,没有额外收费的话,这个活是没法干的。”甄毅说。
甄毅猜测,OK镜集采的降幅不会像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的集采那么剧烈。如果降价过猛,从业人员可能就会倾向推框架镜,它安全、有效,且不需要特别的资质。
目前,OK镜市场渗透率水平较低。信达证券研报认为,中国大陆8-18 岁近视人数约1亿人,OK镜渗透率仅1.26%,远低于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
对此,爱尔眼科曾称,未来OK镜会有多层次的产品,有高端的,有普通的,也有给相对贫困家庭使用的,要采取行动让更多孩子用上OK镜。
甄毅认为,集采可能会带来多赢的局面,不仅企业能提高渗透率,医生也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患者还能满意。不过,企业的销售额可能需要几年时间去做爬坡。
对于集采的益处,甄毅认为最明显的是会降低消费者的试错成本,从而提高满意度。比如,原来患者的试错成本是1万元,现在变成2千元。
和种植牙不同的是,OK镜属于耗材。过去,因为价格过高,消费者会继续使用有划痕或塑形性能已经降低的OK镜,降价后,消费者可以增加更换频率,比如从一年一换变成半年甚至一月一换。“所以集采可能短期内不是利好,长期会是利好,产业不一定受到很大影响。”甄毅说。
- ·京东航空即将起飞
- ·全面注册制落地后10家中小银行完成平移,谁能率先上市?
- ·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Wing计划组建无人机送货网络
- ·兖煤澳大利亚涨近4% 安信国际给予目标价44.06港元
-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将设立
- ·协同推进节能减排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 ·富瑞:维持亚信科技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19.41港元
- ·百济神州因购股权计划而发行约93.085万股股份
- ·谷歌神秘项目“Pitchfork”曝光:教AI写代码 抢程序员饭碗
- ·机构:若调整收益率曲线控制 日元汇率将在6个月中升至132
- ·蔡松青获批担任君龙人寿总经理
- ·坐稳动力电池和储能“双料冠军” 宁德时代2022年净利同比增长92.89%
- ·广州法院引用“绿色原则”判决涉虚拟货币“挖矿”合同案
- ·京东集团2022年第四季度净营收2954亿元,同比增长7.1%
- ·逐浪财富管理大时代 机构如何赢得客户?
- ·一年卖出150亿,起底“味精龙头”梅花生物的动物“保健品”生意!
- ·中国人寿集团:坚决彻底肃清王滨流毒和恶劣影响
-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俊寿:化解金融风险需要构建矩阵式、立体化的风险处置框架体系
- ·万科企业完成发行3亿股配售股份 净筹约39.03亿港元
- ·美联储QT路线可能改变 这些“重要数据”将决定3月升息结果
- ·中金:维持网易-S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199港元
- ·新天绿色能源2月份完成发电量114.68万兆瓦时 同比下降13.23%
- ·九龙仓集团公布2022年业绩 股东应占亏损17.05亿港元同比盈转亏
- ·海南矿业与宝武资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全年供应100万吨铁矿石
- ·锐捷网络上市首日一度涨超30%,本周这七只新股可申购
- ·硅谷银行悲惨故事未完!风投公司纷纷计划撤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