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非制造业PMI点评:疫情影响线下消费 投资活动相对稳定

来源: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月非业P疫情影响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制造2022年9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6%,较上月下降2个百分点,点评连续3个月环比下降;新订单指数为43.1%,线下消费相对较上月下降6.7个百分点。投资综合指数变化,活动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均有较为明显下降,稳定非制造业供需增速较上月有明显放缓,月非业P疫情影响恢复力度继续趋弱,制造需求收缩压力尤为明显。点评
疫情影响线下消费,线下消费相对服务业短期承压。投资9月,活动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8.9%,稳定较上月下降3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41.6%,月非业P疫情影响较上月下降7.6个百分点,均连续3个月环比下降。行业数据显示,线下消费相关服务业活动增速较上月均有明显放缓。9月以来,全国29个省份报告新增新冠疫情病例,部分地区存在社会面传播和疫情外溢的情况。因疫情影响面较广,客观上给线下消费相关服务业带来较大影响,成为拖累服务业乃至非制造业增长的主要因素。行业数据显示,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景区服务业和文体娱乐相关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均有明显下降。疫情反复对线下消费活动的直接影响很难避免,线下消费相关服务活动能否稳定恢复仍取决于疫情影响的强度和广度。但也要看到,经过多轮疫情冲击,线下消费服务业在积极寻求融合转型,抵御疫情影响的韧性也在逐步增强。
疫情倒逼线上服务相关活动趋于活跃。虽然疫情反复影响线下消费相关服务活动,但线上相关服务活动仍保持活跃。一方面,迫于疫情影响,企业商务往来更多转移至线上,表现在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与互联网及软件技术服务业走势趋好。9月份,上述行业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均有较大幅度上升,指数水平分别保持在60%以上和54%以上。另一方面,节日临近叠加疫情影响,居民网络购物意愿有所增强,与网购相关的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环比升幅超过5个百分点,分别在60%以上和58%以上的较高水平。
建筑业活动保持活跃,投资持续发力态势稳定。9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0.2%,较上月上升3.7个百分点,创年内新高;新订单指数虽较上月下降1.6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51.8%,且较去年同期上升2.5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房屋建筑业、土木工程建筑业和建筑装饰业的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上升。综合指数变化,在政策持续推进和施工旺季的共同带动下,建筑业活动保持活跃,投资呈现持续稳定发力态势。四季度,基础建设投资仍将是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此外,9月份,金融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显示支持投资以及其他行业活动的社会融资基础较为稳定。
总体来看,疫情扰动导致线下消费活动走弱,服务业短期承压,需求收缩压力尤其明显。企业调查显示,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服务业企业比重为53.2%,较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创年内新高。从四季度看,在疫情影响趋于减弱的情况下,节日消费需求有望拉动消费相关服务业加快恢复。抛开疫情对线下消费的影响,线上相关服务活动保持活跃,投资持续发力态势稳定,社会融资环境较好,经济保持平稳恢复仍具备基础。
相关文章
-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美国彭博新闻社报道,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近日警告美国决策者,在与中国的竞争过程中,要专注于建设美国自身的经济实力,而不是攻击对手。他还警告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保持谨慎,以免引发“2025-07-07
美的置业可持续发展系列解读Vol.2|善行不怠的社会责任建设之路
多年来,美的置业一直坚持“善用智慧力量、构筑绿色未来”的公益理念,持续履行社会责任,持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多领域公益活动,涵盖环境保护、教育支持、健康倡导、公益募捐、小区关爱、知识普及等多个领域,积极为2025-07-07-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作者:浪头饮食/ 郝显近期,发布了新的定增预案,根据预案,公司将向实控人家族成员发行不超过4500万股,募资4.232025-07-07
国家能源局:提前谋划电力设备制造结构调整 提高机组设备制造产能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国家能源局消息,6月10日,国家能源局召开推进抽水蓄能项目开发建设视频会议,贯彻落实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部署以及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要求,统一思想,提高2025-07-07外交部:将中巴经济走廊打造成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示范工程 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11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大项目建设的相关内容提问。赵立坚表示,我注意到了有关的报道,伊克巴尔部长一直大力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合作,我们对此表示赞赏。我们愿2025-07-07-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奥迪A8L汽车日前,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自即日起,召回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