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优鲜APP清空商品信息与用户余额,员工讨薪与供应商追款仍在继续
近日,每日有多位每日优鲜储值用户向界面新闻表示,优鲜应商自己在APP中的空商余额已被清空。针对此事,品信界面新闻向每日优鲜求证原因,息用薪供续截止目前暂无回应。户余 7月27日开始,工讨每日优鲜主营前置仓业务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关停,追款随后带有次日达标签的仍继商品也在北京、天津、每日上海等地显示“在当前地址下无货”。优鲜应商而目前每日优鲜APP中次日达的空商商品信息也已经消失,所有品类下均显示无货。品信 商城无法下单的息用薪供续情况下,每日优鲜储值用户的户余余额已无处消费。自7月28日起,黑猫投诉平台上便开始集中出现与“每日优鲜退款”相关的投诉。截至发稿前,7月28日之后出现的与退款相关的投诉均处于“处理中”状态,未有一起处理完成。 针对消费者退费难的情况,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曾于8月4日约谈北京每日优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会上,市消协曾要求每日优鲜妥善处理消费者投诉、以书面形式反馈情况说明和整改方案。后续每日优鲜回应称已将整改方案反馈给北京市消协。 据每日优鲜方面介绍,客户可通过客服热线与APP两个渠道反馈问题:A、客户可拨打客服热线10106066进行反馈问题。B、客户登陆“每日优鲜”APP后,点击“我的”并选择“客服与帮助”进行在线登记。 界面新闻拨打了每日优鲜客服热线,客服人员表示,用户自己充值的余额可以登记退款,但用礼品卡充值兑换的余额暂时不支持退款,同时因为系统正在更新升级,所以登记后无法保证回款时效。 除消费者外,每日优鲜的前员工与供应商同样存在维权难题。7月28日,每日优鲜曾以线上会议的形式对员工宣布“停职停薪”消息,当时据被裁员工所说,公司仍欠有6月、7月两个工资未发放,5月、6月、7月的社保也存在断缴的情况。 在一份员工提供的录音中,每日优鲜HRBP介绍称,7月的社保公积金将依然由公司缴纳,但是8月就需要自行缴纳,社保公积金的补缴优先级会高于工资。 但多位于7月份被裁员工告诉界面新闻,截止目前被欠两月的工资仍未补发、社保也未见缴纳。 多位前员工均表示已经提起劳动仲裁,但针对“能不能拿到钱”这件事,他们都表示可能性不大。“之前五月份那批仲裁被判强制执行的时候,公司没有可执行的资产,我们现在这批应该也没什么希望。”一位前员工说。 有部分员工则选择与公司和解,每日优鲜则向和解员工承诺称将于9月30日“给钱”。但对于和解员工而言,这更像是一种缓兵之计。“就是和之前一样就是拖着”,有前员工称。 部分供应商的追款情况也不乐观。一位每日优鲜水产供应商已于今年4月已委托当地律所进行起诉,法院调解后每日优鲜承诺将在9个月之内分三期回款,最近的一次回款日期正是7月29日,但截至目前,陈祥仍未收到任何回款。 8月底时曾有媒体报道称,债务催收群中有供应商称已拿到拖欠的货款。而据上述水产供应商了解,其身边除给便利购业务供货的供应商有拿到部分回款,其余大部分供应商仍未追到欠款,而每日优鲜方并未就无法及时回款给出原因说明。 宣布暂时关停前置仓业务后,每日优鲜曾表示该调整是为了追求盈利。在随后的多次回应中,每日优鲜创始人徐正也否认了“管理层跑路”的外部猜测,表示“人一直在国内”,正在积极解决超市业务的用户、员工、供应商应付问题,公司“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业务重组方案中”。 而回顾每日优鲜所余下的业务线,便利购业务已经以30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了深圳友朋智能商业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菜场及零售云则未见体量、仍需投入,次日达云超业务与极速达前置仓业务则已经无法下单。多位每日优鲜前员工均表示,此次商城的清空与用户余额的清空可能是因为内部已经无人运营。 面对目前的情况,每日优鲜部分前员工仍希望公司后续能尽量妥善处理,“能按和解说的把工资给发了,我觉得就是最好的结果了。”一位前员工说。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核心部件完成首件制造
- 普京:北约利用乌克兰来维护自身利益
- 大股东刘明身兼5职,公司仅4名基金经理!东方阿尔法的日子有多难?
- 热搜!奈雪的茶要给顾客送“股票”
- 长城汽车11月22日斥资约2.34亿港元回购2354.45万股
- 河南济源首付分期疑“一日游”
- 外交部:越来越多人质疑美国在全球各地开展的生物军事活动
- 宜明昂科赴港IPO:两年亏损13.94亿元,礼来、龙磐投资为股东
- 银行借势世界杯花样营销 黏住用户
- 库存高企、亏损加剧 河北部分钢企正主动检修减产
- 拆解美图SaaS:开着飞机换引擎
- 历史变迁中的大湾区老字号:食品、医药领域最多,广州数量位居城市之首
- 托稳信贷与债券融资 央行\
- 前五个月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已发放129亿元
- 暂停!银行机器人理财尴尬落幕?
- 私下接受客户委托买卖证券,借他人名义买卖股票 时任国盛证券客户经理被罚超4万元
- 公募基金助力个人养老!40家基金管理人的129只养老目标基金获批
- 少花1600多亿元!上市公司买理财降温,这一类别仍最受追捧
- 向罕见病患者适当倾斜、完善准入方式……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启动,这些变化需关注
- 反对票近七成!和谐健康\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