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超1万亿,上海如何打造高端制造业增长极
上海十年来工业增加值从7231亿元提高到10739亿元,大先导产端制保持全国城市第一。业规 把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主战场的模超上海,正加快构建新型产业体系,上海打造高端制造业增长极。何打 上海市工业增加值从2011年的造高造业增长7231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10739亿元,保持全国城市第一;工业总产值从33834亿元提高到42014亿元,大先导产端制突破4万亿元大关,业规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模超 在9月14日下午举行的上海“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党委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工作党委副书记、何打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介绍了上述数据。造高造业增长 早在2017年,大先导产端制上海率先发布“实体经济50条”,业规2018年以来实施两轮打响“上海制造”品牌三年行动计划。模超面对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新动能持续涌现的形势,上海瞄准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推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六大支柱工业转型升级,初步构建起以三大先导产业为引领、六大重点产业集群为支撑、新赛道产业加速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的新型产业体系。 在建设三大先导产业创新高地方面,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实现倍增,2021年总规模1.27万亿元。例如,全市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到2500亿元,约占全国25%,集聚重点企业超过1000家,吸引了全国40%的集成电路人才。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7000亿元,其中制造业产值170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3056亿元,产业人才占全国1/3,连续举办五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在打造六大重点产业集群方面,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等重点产业加快出产值、出品种、出效应,实现集群化发展,2021年六大重点产业工业总产值超过2.87万亿元。 十年来,上海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优化营商环境。在全国首创发布产业地图,以产业地图为导向,不断优化全市产业空间布局,推动招商引资和投资促进。“全市近5年累计建设30多个100亿级以上、250多个10亿级以上项目,连续三年举办全球投资促进大会,累计签约项目690个,总投资约1.5万亿元。”吴金城说。 2020年和2021年,上海连续两年发布两批40个特色产业园区和产业地图。今年,上海聚焦特定产业方向、特优园区主体、特强产业生态,正式推出第三批13个特色产业园区,三年共推出53个特色产业园区。 吴金城回答提问时表示,2021年上海产业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2万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80%。其中,特色产业园区引领集群发展,2020年起发布了三批53个特色产业园区,空间规模210平方公里,有力支撑了“3+6”(新型)产业体系集群发展。 “前两批特色产业园区2021年营收约2万亿元,工业产值超过80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141亿元/平方公里,高出全市平均值70%,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沿阵地作用逐步显现。今年我们围绕新赛道新推出一批特色园区,为培育壮大新动能提供新的载体空间。”他介绍,下一步,上海将围绕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持续建设一批高品质的产业空间载体,推动园区聚焦主导产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提升集中度和显示度,做大规模、做强能级、做响品牌,形成布局合理、产业集聚、创新引领、环境良好的产业园区生态体系。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楼市迎利好!央行、银保监会推出16条政策措施,多家国有大行给房企大额授信…什么信号?专家火线解读
- 美元走软叠加通胀担忧 黄金小幅反弹
-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五号05组卫星
- 工信部:坚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落实做大做强数字经济部署
- 证监会李明:力争用3年时间大力推动上市公司5种能力的持续提升
- 北京市教委:当前仍有近23万高校师生员工需要陆续返京返校
- 为何被调出港股通名单,什么影响?药明巨诺回应!
- 2022上半年中国医药公司研发费用100强:迪哲医药0营收研发费用3.3亿元,亚虹医药营收1万元研发费用9300万元
- 欧洲央行官员称将寻求利率“迅速”正常化以遏制通胀
- 最高法:上半年2.1万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被告人被判刑
- 防窜水核心层,胶层厚度必须行
- 港媒:中国人奢侈品消费转向国内
- 宣昌能:系统性风险防范需要更多配套制度和措施同向发力
- Principal Members!鹏博士正式加入国际元宇宙标准论坛
- 李书福造的手机要上天!收购魅族后,这家公司打出“卫星”牌,目标是天地一体化、无界连接
- 华为Mate50系列售价4999元起 保时捷设计版本12999元
- 卡塔尔传奇太后,默默掌控全局
- 天风证券:维持洛阳玻璃股份买入评级 目标价22.43港元
- 金融业8月罚款金额降40% 中行、中信银行被罚过千万
- 年轻人用反消费主义改造黄金珠宝
- 搜索
-